子贡论孔子
《说苑》〔两汉〕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师谁?”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若何?”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若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景公问子贡:“您拜谁为师?”子贡回答说:“我拜孔子为师。”齐景公问:“孔子贤德吗?”子贡回答说:“贤德。”齐景公问:“他怎么贤德?”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德,却不知道他哪里贤德,这又是怎么回事?”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却都说不知道。这就是我之所以知道孔子很贤德,但却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贤德的原因。”
注释
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谓:对......说。
子贡:孔子的学生之一。
师:子,你;师,“以……为师”,动词。你学
简析
本文通过齐景公与子贡关于孔子贤能的问答,展现了子贡善用类比说理的语言艺术。他以“天高不知几何”为喻,既回避了量化圣贤的难题,又暗喻孔子德行如天道般广博无极,彰显了儒家对圣贤“大而化之”的认知理念。文章问答环环相扣,设喻精妙自然,既维护师道尊严,又体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思想。
生年不满百
佚名〔两汉〕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鲁相嗜鱼
刘安〔两汉〕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赠从弟·其三
刘桢〔两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