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蔡确〔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把书抛在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在沧浪江上回荡。

注释
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
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之句,或以为“书”即指陶渊明诗集。解为一般书史亦可。
莞然:微笑貌。
沧浪(láng):即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7
2、 3.

赏析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写得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梦醒时分,诗人“莞然独笑”,这份笑容背后,是他在午梦中有所领悟,体会到了人生的虚幻与富贵的无常。他所读之书为“柴桑处士诗”,所梦之境亦是耕樵隐士的生活,醒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蔡确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 等.宋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06-307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7

简析

  《夏日登车盖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诗人被贬安州官冷身闲的闲散之态和其得以放情山水的逸兴,并化用《楚辞·渔父》句意,隐约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遁生活的向往,闲静的基调中含沉郁之致,委婉深切,颇堪赏味。

蔡确

蔡确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23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春

王令 王令〔宋代〕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