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四时
梅尧臣〔宋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春雷轰隆,早晨扛着锄头去南山坡锄草。
杏花应着时节开放,农事劳动不能迟缓。
女子独自在家养蚕,放牛的孩子跟随我下地。
在田里遇见见老父亲,一个人在辛勤劳作着。
注释
荷锄:荷是背负的意思,锄是农具之一的锄头,荷锄就是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
陂:山坡。
熙熙:象声词。
简析
《田家四时》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春”。诗的首联以春雷始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颔联杏花即将绽放,提醒人们农事紧迫、不可拖延;颈联写蚕女忙碌于养蚕,牧童则跟随诗人左右,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尾联以偶遇田间老翁,手持拐杖、悠然自得的形象作结。整首诗语言清新,描绘出春耕时节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流露出对自然、田园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162篇诗文 234条名句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汤恢〔宋代〕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辛弃疾〔宋代〕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