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歌
佚名〔两汉〕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
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注释
焉支山:又称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大黄山、青松山、瑞兽山,在今甘肃西部,张掖市山丹县。
妇女无颜色:妇女因生活贫困而无好的容颜。
使我六畜不蕃息:指丧失了良好的牧场,不能繁殖牲畜。
简析
《匈奴歌》是汉代匈奴人创作的一首歌谣,他们失去家乡,悲伤而作此歌。《匈奴歌》仅四句二十四个字,用粗线条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以哀婉的语调,表达了匈奴族人民对故土、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可谓千古绝唱,读罢令人感慨不已。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曾两次征讨匈奴,第一次过焉支山一千多里,第二次攻入祁遵山。《匈奴歌》的创作,当在这两次征战之后不久。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剑,刘道英·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 全译本:青岛人民出版社,2004
指鹿为马
《史记》〔两汉〕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杯弓蛇影
风俗通义〔两汉〕
予之祖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
后郴因事之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支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
济川赋
曹丕〔两汉〕
临济川之层淮,览洪波之容裔。
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
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鳞介霍驿,载止载行。
俯唼菁藻,仰餐若芳。永号长吟,延首相望。
美玉昭晰以耀辉,明珠灼灼而流光。
于是游览既厌,日亦西倾。朱旗电曜,击鼓雷鸣。
长驱风厉,悠尔北征。思魏都以偃息,讬华屋而遨游。
酌玄清于金罍,腾羽觞以献酬。